9年之約,不負期待! 固守初心,...[查看全文]
牙周病是糖尿病的“第六”并發癥?
糖尿病與牙周病的關聯在半個多世紀前就已被提出,自那時以來,世界各地不同人群的大量研究都對此進行了調查和報道。
大量證據認為牙周炎是“糖尿病的第六個并發癥”。
調查糖尿病-牙周病相關性的研究大多是全人群流行病學研究或疾病特異性(糖尿病或牙周。┤巳簷M斷面或縱向分析。
總的來說,與普通人群相比,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這兩種最常見的糖尿病與牙周病的患病率更高。此外,據報道,在血糖控制不佳的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人群中,牙齦炎癥(牙齦炎)顯著增加。
確定這種關聯的關鍵研究是在亞利桑那州皮馬印第安人這樣的人群中進行的,這是一個2型糖尿病患病率很高的群體。
最初的研究及其幾項后續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患牙周炎的幾率幾乎是其他人群的三倍(優勢比2.6;95%置信區間1.0-6.6)。
此外,在美國原住民和阿拉斯加原住民人群中進行的縱向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的重度牙周炎患病率明顯高于非糖尿病患者(34%vs19%)。正如第三次全國健康和營養檢查研究結果所述,總體而言,在美國成年人群中,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患嚴重牙周病的患病率遠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優勢比2.90;95%置信區間,1.40-0.03)。
在世界其他地區也觀察到了類似的結果。
在歐洲,對瑞典成年人(40-70歲)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與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的X線骨丟失量和探診深度增加。然而,這一差異僅在較年輕的年齡組(40至49歲)中具有顯著性,這導致作者認為糖尿病的早期發病是比持續時間/接觸時間更高的風險因素。
芬蘭的一項研究表明,新陳代謝控制與牙周健康狀況相關,而不是糖尿病的存在。
在意大利,Campus等人在對71名2型糖尿病患者和141名非糖尿病對照進行的成人橫斷面研究中發現,糖尿病狀態與牙周健康狀況以及菌斑和出血指數有顯著關聯。
然而,其他研究,如在西班牙對144名受試者進行的跨部門研究,其中70人患有糖尿。ɑ旌狭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僅發現糖尿病受試者牙齦指數增加和牙周附著喪失,但探診深度無差異。
在一個小的(n=23)南非2型糖尿病患者組中,與“控制良好”人群(糖化血紅蛋白<8.0%)相比,“控制不良”人群(糖基化血紅蛋白>8.0%)的牙周病患病率明顯更高(42%對18%,P<0.0002)。最近的一項系統綜述得出結論,牙周炎患者的加權平均糖化血紅蛋白更高,為0.29%(95%置信區間0.20%-0.37%,P<0.01)。
一般來說,2型糖尿病患者的傷口愈合似乎由于巨噬細胞和細胞因子反應的改變而受損,這反映了非手術和手術牙周手術以及拔牙后的次優愈合。
之前提到的大多數研究包括2型糖尿病人群。然而,也有一些證據表明,年輕的1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通過糖化血紅蛋白水平評估的代謝控制較差的患者,與健康人相比,牙周狀況較差。
老年1型糖尿病患者似乎比健康受試者或2型糖尿病受試者有更多的牙周炎,盡管這可以部分解釋為他們長期接觸糖尿病理。
MartinsChávarry等人在對當時可用的橫斷面研究進行的薈萃分析中得出結論,2型糖尿病和(年輕)1型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炎患病率和嚴重程度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
關于長期牙周健康穩定性,有人提出,不受控制的糖尿病可能會影響牙周治療的成功以及牙周疾病進展和復發的風險。
在一項長期研究中,評估了兩組年輕人(一組患有1型糖尿病,另一組為健康對照組)牙周炎的存在及其治療反應,結果發現,與對照組相比,1型糖尿病患者(代謝控制不佳)的牙周炎復發率也有所增加。
總體而言,對49項糖尿病牙周病相關性的橫斷面和8項縱向研究進行了系統綜述,
結論是:
與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的臨床附著喪失增加1.00mm(95%置信區間,0.15-1.84),牙周袋深度增加0.46mm(95%置信區間,0.01-0.91)。
Taylor等人報道,與健康對照組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炎進展的優勢比為4.2。然而,必須強調的是,有證據表明糖尿病患者的某些隊列中成功的牙周治療和長期的牙周健康穩定性。
這些數據結合在一起可能支持糖尿病患者的代謝控制在牙周炎發病率和治療反應中起重要作用的觀點。
第三次國家健康和營養檢查研究對4343名受試者進行的分析表明,與非糖尿病患者相比,血糖控制較差(糖化血紅蛋白9%或更高)的糖尿病患者患牙周炎的優勢比為2.90,而代謝控制較好(糖化血紅蛋白9%或更低)的糖尿病患牙周炎的風險比僅為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