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之約,不負期待! 固守初心,...[查看全文]
盡量保護口腔剩余組織的健康是口腔修復基本原則之一。
粘接修復是固定修復的重要組成部分。
挑選正確的粘接劑及使用合適的粘接方法可以在保證患者舒適的前提下取得最好的粘接效果,延長修復體的使用壽命,取得最佳臨床效果,并最大程度保護口腔剩余組織的健康。
本文旨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臨床醫生正確選擇粘接和粘固材料,以獲得更理想的粘接修復效果。
粘接是指兩個同種或異種固體物質,通過第三種有黏性的物質作用而產生牢固結合的動作或行為。
用于如復合樹脂充填、直接法美學樹脂修復等操作的粘接材料即為粘接劑(dentalbondinga-gents)。
粘固是用水門汀將修復體固定在基牙上的過程。
此類通過封閉牙體與修復體間隙達到固位效果的材料為粘固劑,也常被稱為水門汀(lut-ingcements)。
該過程涉及水門汀與基牙之間、水門汀與修復體之間兩個界面的形成與處理。
針對以釉質為主要粘接面的情況,推薦酸蝕-沖洗粘接系統。
氟牙癥、釉質發育不全、四環素牙等患牙,建議適當延長磷酸酸蝕的時間。
金屬粘接面或基牙固位形較差,建議使用粘固強度更高的樹脂水門汀。
下表簡單說明如何選擇粘接劑。
來源參考文獻1
如何提高粘接強度并非是選擇很貴的粘接劑而是選擇更合適的粘接劑以及根據情況針對性做出調整。
推薦盡可能選擇雙固化的粘接劑而非單一固化粘接劑,文獻表明,粘接間接修復體時可使用噴砂來增加樹脂粘接劑和修復體的剪切粘接強度。
在選擇材料方面可以使用粘接性能更好的瓷而非金屬,其中硅酸鹽陶瓷粘接強度又比氧化鋯陶瓷更佳。
粘接界面多在牙釉質的修復體比粘接界面多在牙本質的修復體粘接性能佳。
在牙釉質的粘接我們盡量使用酸蝕-沖洗型粘接系統而非自酸蝕系統。
對牙本質的粘接盡量濕粘接。
盡管在臨床很難做到沖洗后釉質面完全吹干但又要保持牙本質的濕潤,筆者考慮觀念大于實際操作。
對于硅酸鹽類陶瓷我們應盡量使用噴砂+氫氟酸酸蝕+硅烷偶聯劑。
對于氧化鋯陶瓷可使用噴砂+瓷預處理劑。
金屬可以使用噴砂+金屬處理劑。
在使用硅烷偶聯劑后可增加溫度來增加其活性。
推薦低粘度催化劑(low-viscosity catalyst)糊劑、基地(base)用于冠和部分冠的方置,高粘度催化劑用于嵌體、高嵌體和貼面。
1、隔離唾液。
使用橡皮障或者干棉卷進行隔離;
2、修復體的處理:白榴石增強玻璃陶瓷和長石質瓷使用5%氫氟酸蝕刻60秒。
二硅酸鋰玻璃陶瓷(例如e.max)使用5%氫氟酸蝕刻20秒。
用大量水氣沖洗后吹干。
用小毛刷在其表面涂硅烷偶聯劑(monbondN)并放置60秒待其反應。
然后用大氣流將其吹干;
3、牙體的處理:用37%的磷酸涂在牙釉質上。
酸應該在牙釉質停留15-30秒,在牙本質停留10-15秒。
(注意:酸蝕牙本質的時間不應超過15秒,且使用②液Syntac adhesicve 時,牙本質酸蝕是可選而非強制)用大量的水沖洗直到完全去除凝膠。
用氣槍去除多余水分直到牙本質有輕微濕度。
重點:不要讓牙本質過度干燥! 用一次性小毛刷在牙體表面涂上①液Syntac primer在牙本質接觸15秒后徹底干燥。
在牙體表面涂上②液Syntac adhesicve待其反應10秒后徹底干燥。
涂抹③液hilibond并吹薄一層(不用光照);
4、將粘合劑在調拌紙混合至少10秒后放置在修復體上,確保沒有空腔;
5、用輕微壓力將修復體放入正確的位置,用小毛刷等去除多余材料,特別是鄰面及齦端。
加壓并保持幾秒鐘(工作時間是3.5分鐘);
6、從邊緣端開始光固合。
使用光照強度至少為800mW/cm2的固化光,約需要分散光照40-60秒以上。
[1]黃翠,劉英衡.口腔粘接與粘固的區別和聯系[J].口腔醫學研究,2021,37(5):5.
[2]黃翠,杜習金.口腔粘接固定修復中常見的臨床問題及對策[J].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13,32(1):3.
[3]姜婷.實用口腔粘接修復技術[J].人民軍醫出版社,2008.
[4]姚陳敏,周麗群,黃翠.前牙磨耗牙色修復材料的選擇[J].國際口腔醫學雜志,2017,44(3):5.
[5]劉振海,張振庭,高衛民,等.表面處理對粘結劑與氧化鋯粘結強度的影響[J].口腔頜面修復學雜志,2007,8(4):4.
[6]趙三軍,陳吉華.酸蝕時間對牙本質粘結強度的影響[J].中國美容醫學雜志,2008,17(6):879-882.
[7]周麗晶,胡白河.酸蝕時間對牙頸部非齲性硬化牙本質粘接界面形態的影響[J].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06,38(2):3.
[8]楊宇斌,朱松.通用型粘接劑牙本質粘接強度的評估[J].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志,2021,19(6):5.
[9]于玲,劉靜明,王曉燕,等.自酸蝕與全酸蝕粘接劑對牙釉質和牙本質的剪切粘接強度比較[J].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09,44(3):3.
[10]朱軒言,朱松.提高通用粘接劑與牙本質粘接性能的研究進展[J].口腔醫學研究,2021,3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