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之約,不負期待! 固守初心,...[查看全文]
背“鍋”的洗牙
現代社會
我們開始越來越注重個人形象
大部分人總認為
早晚刷牙就能保證口氣清新了
可素!我只想說
筒子們,你們天真了!
早晚刷牙,相當于標配
如果加上定期洗牙這一項
那就厲害了,這可是口腔護理的頂配!
可是,一提到洗牙
身邊的親朋好友都說這不好,那不好的
于是我們就開始方,很方,超級方
我就說一句話洗牙,是刷牙搞不定的絕活!
真相在此,一起來看看吧~
誤解一:洗牙后牙齒變敏感
1、洗牙后牙根暴露導致敏感。2、牙縫及部分蛀牙部位清理后,冷熱易傳導到牙神經導致敏感。這是為什么呢?其實,堆積在你口腔內的牙結石好像大棉襖,一旦脫去牙齒暴露在“久違”的環境中,就會產生異樣的感覺,對外界刺激敏感。如果牙齒健康,一段時間之后,這種癥狀會減輕。
誤解二、洗牙后牙縫變大
如果洗牙后牙縫變大了,說明你本身存在牙周疾病。洗牙后只是還原牙齒真實面目,并不會造成牙縫變大。原因因為牙結石的堆積,加上你不注重口腔衛生,牙結石一步步順著牙根向下蔓延,并捎帶一路“吃掉”牙齦,牙槽骨,只是沒洗牙之前牙縫被牙結石填滿了,形成假象,一旦去除原本被牙結石占據的空間空出來,所以感覺是洗牙把牙縫洗大的。
誤解三、洗牙會導致牙齒松動
很多人會埋怨醫生把牙齒洗松動了,其實,在你沒洗牙之前你的牙齒就已經松動了,但是牙結石將你的牙齒緊緊保住,起到了”支撐“作用,當牙結石被洗掉后,就沒有了支撐的東西,就會感覺到牙齒松動。洗牙本身沒有把你牙齒洗松動,一般是存在牙周炎才會出現牙齒松動的情況。
誤解四、洗牙會損害牙齒
洗牙靠超聲波高頻率震顫,將牙石震掉。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洗牙確實會損傷牙齒,但是是微乎其微的損傷。舉個例子:我們洗碗,一般都會用到鋼絲球洗碗,因為它有摩擦力,既可以洗干凈碗也可摩擦碗(洗牙是針對的細節,用力均勻)。若你說洗牙會傷害牙齒,那么洗碗也會損傷碗。
誤解五、洗牙后更容易長牙結石
洗過之后牙齒會有一個摩擦面所以感覺不光滑,這樣如果飲食不注意的話會更容易沉積臟東西。在洗牙之后正規的醫院會為患者做拋光,這一步就是為了將牙面變得光滑一些。
解決方案:
洗牙后敏感:如果是健康的牙齒,一段時間后這種種情況會減輕,你也可以用脫敏牙膏;若是蛀牙導致的敏感,清理齲壞再進行填充。
洗牙后牙縫變大:一般情況下牙齦會逐漸長回去的,情況比較嚴重點的,是很難長回去的,所以要注意口腔衛生,認真刷牙使牙齦不再萎縮,維持在當前狀態。
洗牙后牙松動:先進行基礎的牙周治療,潔治、刮治、根面平整等。必要時進行松動牙暫時性固定、調合、藥物輔助治療。
![]() |
洗完牙后的小貼士 |
1.洗完牙后一定要認真刷牙。因為如果刷牙不徹底的話,牙齒洗 得再干凈牙結石還是會卷土重來的。且根據自身情況每半年至一年洗一次牙。
2.洗牙后牙齒會有些冷熱敏感,所以洗牙后2~3天之內盡可能 避免吃過冷過熱的食物,忍一時風平浪靜。
3.有抽煙、喝茶習慣的人,在洗完牙的1~2周內盡量控制一下 吸煙、喝茶的量,否則色素沉積還是很快的。當然,如果 能把煙戒掉就再好不過了,畢竟吸煙不僅對牙齒有害,對身體也不好哦。
4.如果有條件,可以配合沖牙器日常使用,您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So,洗牙≠刷牙
洗牙是刷牙的plus版本!